導讀: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見諸于中國史書的古樓蘭王國,曾是絲綢之路上中國、波斯、印度、敘利亞和羅馬帝國之間的中轉貿易站。在當時的世界,它是世界上最開放、最繁華的“大都市”之一。然而,公元500年左右,它卻幾乎在一夜之間神秘消失了,眾多樓蘭遺民也一同“失蹤”。目前發現的樓蘭古城遺址位于今天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縣北境,散布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之中,已經被黃沙掩蓋大半。這個絲綢之路上的美麗“都市”為什么會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呢??
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見諸于中國史書的古樓蘭王國,曾是絲綢之路上中國、波斯、印度、敘利亞和羅馬帝國之間的中轉貿易站。在當時的世界,它是世界上最開放、最繁華的“大都市”之一。然而,公元500年左右,它卻幾乎在一夜之間神秘消失了,眾多樓蘭遺民也一同“失蹤”。目前發現的樓蘭古城遺址位于今天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縣北境,散布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之中,已經被黃沙掩蓋大半。這個絲綢之路上的美麗“都市”為什么會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呢?
戰爭瘟疫說。一些專家推測,可能是戰爭直接導致了樓蘭古國的消亡。他們認為,樓蘭是被丁零(我國古代北方一支龐大的游牧民族,曾協助漢朝滅匈奴,是突厥、回紇的祖先)所滅,或者是被北方的匈奴所滅。而有些專家認為,給樓蘭人最后一擊的是一場大瘟疫“熱窩子病”,這是一種可怕的急性傳染病。考古學家在樓蘭附近曾發現過一些群葬坑,里面男女老少的尸體層層疊疊。幸免于難的樓蘭人選擇了逃亡,盲目的人群最后也被沙漠吞沒。樓蘭國徹底消失了!
氣候惡化說。近年來,人們在研究中國西部地質變遷的過程中,發覺氣候與水源的變化才是造成樓蘭衰落和最后消亡的主要原因。4世紀以來,塔里木盆地氣候趨于于旱,氣候變化引起地理環境的變化,面對連年的干早,古樓蘭人被迫大批遷移。
中國古書《水經注》也記載,東漢以后,由于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濱河改道,導致樓蘭嚴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來到樓蘭,又召集部善、焉耆、龜茲三國兵士3000人,不分晝夜橫斷注濱河,引水進入樓蘭,暫時緩解了樓蘭缺水的困境。在那之后,樓蘭古城最終還是因斷水而被廢棄了。加上當時樓蘭社會政治的巨變、絲綢古道的變更,也共同成為了樓蘭廢棄的導因。376年左右,前涼退出樓蘭后,樓蘭由于內亂和外敵入侵衰落下來之后中原政權的西域長史機構撤走,使得樓蘭失去了政治意義。4世紀后,絲綢之路上原本經過樓蘭的一段被高昌所取代。樓蘭一線沿途缺乏水草,多風沙還要經受匈奴的侵擾,動蕩不穩,隨著高昌局勢的穩定,高昌逐漸成為西域的門戶,使樓蘭喪失了中西交通中轉站的地位,于是“路斷城空”。
樓蘭古城遺址西北距新疆庫爾勒市350千米,西南距若羌縣城330千米。整個遺址散布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群中,幾乎全部為流沙所掩埋。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接近正方形,邊長約330米。